|
好消息! 国家人工耳蜗集采项目 正式在泰州落地 单套产品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 降至5万左右
近日,两岁半的朵朵在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受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她也成为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泰州后的第一位幸运患儿。
4月4日下午2点,市人医住院部22楼,朵朵到换药室换药。“蛮好的,没有血肿,耳蜗处也很平坦,放心。”层层纱布揭开,市人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庞秀红,仔细检查切口。
朵朵哇哇哭,小手紧紧拽着奶奶衣服的拉链,要抱抱。“不怕,以后再不挨搞了。”朵朵妈探身安慰,却红了眼,赶紧别过脸去……
朵朵出生的第2天,做听力筛查,没通过。42天,再筛,依然没过。4个月大,爸妈陪她去上海。先天性耳聋(听障)!一纸冷酷的诊断书下,妈妈的天塌了。
十聋九哑!妈妈看着朵朵清澈如水的眼睛,止不住泪。“真有过极端想法,但她爸爸撑住了,说不哭,有坎,我们一起跨过去。”先天性耳聋,在听神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人工耳蜗植入是最彻底的治疗。然而,彼时,单侧耳费用近30万元,两侧就是60万元。这对于上班一族的小夫妻俩来说,是个大坎。
所幸,朵朵的听力尚未降到最低点。在医生建议下,她配戴了助听器。那一天,妈妈至今记得,“我喊‘朵朵’,她有反应,把脸转过来,向着我。”11个月大,朵朵喊出了第一声“妈妈”……但是,医生说过,即使有助听器,朵朵的听力大概率会逐渐下降。
去年年底,朵朵右耳听力下降得厉害。“右耳极重度聋,听力损失达90分贝以上;左耳中-重度聋,残余听力借助助听器尚可。”庞秀红介绍,朵朵所患之病,医学名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CT下,正常人的前庭导水管是不可见的,朵朵的却呈大喇叭口状,当颅内压增高,比如感冒、发烧、摔跤、剧烈的颅内震荡时,脑脊液会通过喇叭口涌入内耳,使得内耳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听力下降。
今年春节后,小夫妻俩下了狠心,决定去上海为朵朵植入人工耳蜗,加上手术费,医保报后还要花15万左右。“再等一等,万一进了集采,费用会大大降低的。”病友群消息灵通。
“进集采了。”2月底,先前接诊过的庞秀红联系朵朵妈。3月7日,国家人工耳蜗集采项目正式在泰州落地,单套产品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左右,并且有5种产品可供选择。这一利好政策犹如春天的萌芽,为朵朵带来了“声”机。
经综合考虑,家长决定在市人医接受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3月30日,手术正式开始。切口沿耳后沟进行,仅2厘米多一点。术中一切顺利,出血量小;术后第三天、第五天换药,朵朵术区并没有发现血肿,所有的一切都很好,“等待开机那一刻,见证奇迹。”
术后1到3个月,朵朵将迎来人工耳蜗的开机,这将是历经磨难的一家人期盼已久的时刻,也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
|